2025年7月5日,唐山鸿达学校走进光明实验小学开展“如何培育孩子的幸福力”家长专题培训,旨在助力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,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。本次培训由鸿达学校金牌心理讲师金鑫主讲,光明实验小学百余位家长参与,现场互动热烈,收获一致好评。
“孩子的幸福,是每个家庭的心愿,但‘幸福’究竟是什么?”培训伊始,金鑫讲师以这一直击家长内心的问题开篇,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实际案例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“幸福力”的内涵——它不仅是孩子感受快乐的能力,更是面对挫折时的韧性、与他人联结的温度,以及对生活的掌控感。针对当下部分家长在育儿中存在的“重成绩轻心灵”“过度保护或严厉批评”等困惑,金鑫强调:“幸福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可以通过家庭引导逐步培育的能力。家长的角色,是成为孩子幸福力的‘播种者’与‘守护者’。
展开剩余67%培训中,金鑫讲师系统分享了“四大幸福能力培养策略”,为家长提供可落地、易操作的实践方法。
一是帮孩子构建积极自我,告别“空虚表扬”。 她指出,“你真棒”“真聪明”等泛化表扬容易让孩子依赖外界评价,而通过“优势语言转换工具卡”,用“你今天主动和保安叔叔打招呼,妈妈看到了你的勇敢”等具体描述,能让孩子清晰认知自身优势,形成内在驱动力。
二是帮孩子管理情绪:从“表扬”到“接纳”。 金鑫提出,孩子哭闹、愤怒时,家长不应急于“制止”或“评判”,而是先接纳情绪——“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”,再引导孩子表达感受,逐步学会情绪调节,避免因压抑情绪影响心理健康。
三是提升孩子的生活掌控力。 她建议家长适当“放手”,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决策(如规划周末活动、整理自己的书桌),在“做选择”中培养责任意识;同时通过设定“小目标”(如独立完成作业、坚持一项兴趣),让孩子在“达成”中积累自信,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四是打造“家庭幸福启动站”。 金鑫强调,家庭氛围是孩子幸福力的“土壤”。她分享了家庭幸福实践卡“每周落实1次感恩时刻”“快乐小瓶子”等实用方法,鼓励家长通过高质量陪伴、平等沟通,让家庭成为孩子感受爱、储存能量的“安全港湾”。最后以一首“是妈妈是女儿”的歌曲结束了本节课程,也在告诉家长放手是家长一生的功课。
培训过程中,家长们专注聆听、认真记录,积极与讲师互动。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表示:“以前总觉得‘让孩子成绩好’就是幸福,听完课才明白,教会他感受幸福、应对挑战,比分数更重要。金老师的方法很具体,回去就能试着用起来。”
此次唐山鸿达学校走进光明实验小学的培训活动,不仅让家长们对“幸福力培育”有了系统认知,更传递了“教育即生长,成长即幸福”的理念。鸿达学校副校长金鑫表示,将持续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,深入开展家校共育公益活动,助力更多家庭破解育儿难题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中,成长为“有幸福力”的人。(记录者:常淑娟)
责任编辑:吴迪
发布于:河北省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